B11文华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部
学校官网

机电新闻

机电新闻

文华学院承办“数字赋能,智造未来”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

作 者:   发表时间:2023-10-31

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雯妍、吴佳隆、叶子煊)1028日,数字赋能,智造未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于潮漫酒店顺利召开。文华学院、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和武汉高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本次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所高校近200名代表参加本次研讨会。文华学院校长陈奎生到场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社长阮海洪,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蒋荣良,文华学院校长陈奎生、副校长舒水明教授、周思柱教授,校党委常委、机电学部党总支书记张新建教授,机电学部主任杨家军教授,教务处处长王丽君教授等学校和学部部分处级干部出席本次会议。华中科技大学的熊体凡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文华学院机电学部主任杨家军,河南科技大学韩建海教授,华中数控副总裁蒋荣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级高工、文华学院智能制造系副主任周世权,文华学院张新建教授,武汉科技大学陶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万亚军副编审应邀作大会主题报告。

(周思柱教授主持上午首场研讨会)

陈奎生、蒋荣良和阮海洪先后为此次研讨会致辞。

(文华学院校长陈奎生教授致辞)

陈奎生表示,“只要数字赋能就能创造未来”不只是口号,智能制造已经从幕后逐步走向现实,工程智能制造专业向数字渗透、向智能渗透,这样的一个时代已经来临。他强调,此次会议是在研究新工科的理念应如何落地、智能制造专业的人才的培养体系以及究竟要开设怎么样的课程。

(华中数控副总裁蒋荣良致辞)

对于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蒋荣良说道:“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而智能制造工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要不断加强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产教融合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阮海洪社长致辞 )

阮海洪对于此次研讨会提出三个关键词,“高素质”“应用型”和“智能制造”。站在出版社的角度,他对“智能制造”教材出版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要用“高规格的合作伙伴”打造最优秀的新教材。

(熊体凡博士作报告 )

熊体凡在题为“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的汇报中简要概括了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的概况,并从多个方面讲述了面向智能制造的开放共享实践创新平台建设。他说道:“面向智能制造的开放共享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物实验、虚拟实验相结合,构建多层次多模式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杨家军教授作报告 )

杨家军通过“应用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定位”“基于OBE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和“智能制造工程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分别讲述“该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差异化、实用性”“以文华学院为例如何将OBE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结合起来”和“在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学方面的实践”。对于本专业毕业生毕业五年左右的预期目标,他说道:“毕业生要懂集成能设计与创造、懂系统能操作调试与编程以及懂人工智能能现场管理与运维。”同时,他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要把产线上的东西挪到教学上,将实践与教学相结合。

(舒水明教授主持上午第二场研讨会 )

经过一段休息后,由韩建海、蒋荣良、周世权和张新建先后进行汇报分享。他们从自己专长的领域通过大量数据和图像以及他们自己对机械、机器人、数字孪生或者产教科融合的见解去分析工程智能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韩建海教授作报告)

韩建海对“《工业机器人》一流课程建设”作出了他体会与思考的报告。他的报告分为“课程内涵提升要点”“机械结构”及“运动学”三个部分。关于“课程内涵提升要点”他提到,课程内涵的提升关键思维是要将思政学习融入课堂。在谈到“机械结构”时,他表示,机械结构是创新基础。结合“齐次坐标变换矩阵”等核心数学方法他对“运动学”的部分展开详细讲解。

(蒋荣良作报告)

蒋荣良首先结合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六个具体方式来引出“智能制造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主题。随后,他就“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不断涌现”及“智能制造产业迅猛发展”进行了具体分析。就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他提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首先要加强工程训练”的核心思想,并详细对其方法、原则等进行了讲述与分析。

(周世权教授作报告)

周世权对“数字孪生技术原理”“智能制造数字孪生虚拟调试软件”和“软件在智能制造教学的应用案例分析”三个方面展开讲解,对于课程教学规划,他表示,要进行分组教学、分专业以及分层次教学。最后他希望:“校企融合、工学结合,共同致力于现代工程实训教学体系建设。”

(张新建教授作报告)

张新建从“研究背景”“产教融合战略及其发展困境”“产教融合数字化平台模式构建思考”和“产教融合平台模式发展的未来及其风险防范”四个方面展开描述,张新建说道:“高校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知识看知识,根据社会需要和未来教育人才培养需要,采用系统思维构建数字化平台加产教融合的生态系统。”

午后,文华学院张新建教授主持第三阶段主论坛报告,武汉科技大学的陶波副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万亚军分别从人工智能,产教融合、院社合作等方面来进行汇报讲解。陶波从表面缺陷检测、基于肌电信号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等领域讲述“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典型应用”。其中他提到,人工智能也需要进行深度学习,不断增加数据,扩充数据库。

(陶波副教授作报告)

万亚军则以“产教融合,院社合作,助力一流专业建设”为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首先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业务范围、配套服务以及数字资源的制作流程与案例展示。详细地阐述了教材建设的思路,并展示了相关的教材以作说明。而后他对教材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规划方案,他说道:“要成立编委会,精选重点专业方向课程,加强合作。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还要加强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典型案例,利用现代智能制造产线提高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

(万亚军作报告)

而后分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案研讨”和“智能制造教材建设研讨”两个会场同时进行讨论,各专家通过自身教学或者工作经历对该专业人才培养和教材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李文慧副教授主持人才培养方案研讨环节)

最后,杨家军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他总结了教材编写的思路、建议及在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他说道:“希望能够继续保持沟通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紧接着,各高校参会代表乘坐大巴来到文华学院工程实训楼进行参观。

(参会代表合影留念)

1029日,参会人员还参观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和华中数控等智能制造典型企业。

通过此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的召开,各个学校与企业相互交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共同促进智能制造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本文照片由图片社及黄庆爽 田娇娇/摄)